12月3日,为确保到2022年底全市各级各类公办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标,加快办区域性最好的教育,打造川东北教育高地,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各区市县教科体局、各园区教育体局行政主管部门及广安职业技术学院、市本级直属学校召开了广安市教育达标发展规划培训会,详细研究《广安市教育达标发展规划(2019—2022年)》编制工作,部署了工作任务、细化了工作时限、明确了工作要求。
会议要求,一要高度重视。充分认识到实施教育达标建设,是我市贯彻落实中省教育工作大会的重要举措,是市委、市政府重视教育、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体现,是实现“办区域性最好教育、打造川东北教育高地”目标的重要项目支撑,各地要认真组织编制好达标发展规划,为全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绘好时间表和路线图。二要弄清标准。对中、省出台的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要逐一梳理,精准掌握,并结合我市教育发展具体情况,制定好符合我市实际的达标标准,为编制规划定好基调。三要摸准缺口。对照确定的办学条件标准,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所有公办学校现有办学条件逐校核实,摸准每所学校办学现状,并对照标准找到差距,为合理编制规划提供充分依据。四要合理预测。编制规划时要统筹考虑城镇化进程,城区(含县城)和中心场镇发展规划、二孩政策带来的学龄人口增长、民办学校发展等因素,合理预测规划年度办学规模,合理测算建设内容和规模,做到规划适度。五要适度融合。适度融合以前已编制的各专项规划,已编制规划中2019至2022年需实施项目应纳入本次规划。但本次规划不是对已编制各项规划的简单组合,要结合本次排查出的办学条件缺口情况,对原规划项目再次筛选。六要突出重点。规划要突出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的瓶颈问题,如大校额、大班额、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不足、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无法满足新高考走班选课需要、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场地和设备不足等突出问题。七要科学规划。摸排出的缺口,要本着“缺什么,补什么”原则全部纳入规划。要针对实际,合理确定建设方式,已是大校额的要考虑增地新建;对可移动的图书、教学仪器设备、教玩具等固定资产可考虑整合闲置资源弥补,避免资源浪费。规划项目建设规模、投资预算要合理,确保规划项目能落地实施。(赵正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