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华蓥市按照办区域最好教育的工作理念,把推进书法进校园、快乐健康跑进校园、足球进校园作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载体,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,健康快乐成长。
保障经费 因地制宜推进“三进校园”
每个周末,双河小学的学生都有一项共同的作业,那就是完成一篇毛笔书法作品。
“书法艺术是我们的传统文化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书法是不可或缺的一环。”双河小学副校长张群兰介绍说,课堂教学是写字教育的主阵地,是传授写字知识、训练书写技能、培养良好书写习惯的主渠道。为在校园中形成学习书法的良好氛围,该校完善了写字教学常规制度,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书法教育的有效性。对低年级学生主要进行握笔姿势、笔顺笔画等书写基本功训练,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;对高年级学生则在此基础上提高书写要求,同时结合毛笔书法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创作。
打铁还需自身硬。要想学生书法学得好,教师就要具备较好的书法功底,起到表率作用。华蓥市各中小学把教师书法训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,定期组织开展教师书法培训,提高教师书法水平。如双河三小、庆合初中等学校,通过开设“教师书法夜校”,在教师队伍中营造出“写好字、育好人”的良好氛围。
今年以来,该市统一征订了《书法》教材,并要求每个班级每周至少开设书法课程1节以上,并倡导学生积极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等;各学校均成立教师书法培训班,还在华蓥一中、双河三小等10所学校建立书法实践基地,邀请书法家协会专家或者校内书法种子教师对教师开展书法培训,坚持每周开展辅导培训1次以上。
书法进校园是华蓥市推进“三进校园”的一个缩影。该市坚持学生全面参与的原则,将推进“三进校园”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,关工委、教科体局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统筹开展;各中小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,按不低于公用经费5%的标准统筹经费用于推进“三进校园”工作。此外,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级资源,积极引导社会各界通过赞助、募捐等方式,支持、关心和参与“三进校园”工作。
统筹推进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
“我们学校的大课间除开展踢毽子、跳竹竿操、打太极等特色活动之外,还按照场地情况,实行低年级跑内圈、中年级跑中圈、高年级跑外圈的方式,让除个别特殊体质之外的学生都参与到健康跑活动中。”张群兰说。
在推进健康跑进校园工作中,华蓥市要求各年级班主任、科任教师等与学生同跑同乐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提高学生参与健康快乐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;各学校要努力克服场地限制等困难,因地制宜、因校制宜开展健康跑进校园,让学生舒缓压力,教师愉悦心情,学校凝聚合力。“华蓥中学克服场地不足,在教学楼和后山修建了一条环形柏油路,开展快乐健康跑。”华蓥市教科体局局长马庆茂介绍说。
在推进足球进校园工作中,华蓥市健全“111”足球课程体系,坚持以对抗比赛为抓手,把足球列为学校教育教学重要内容,每周体育课至少安排1课时教足球、大课间至少融入1次足球元素、课外兴趣活动至少开展1场足球活动。
同时,该市建立了五级足球联赛机制,以班级为基本单位,按照小学5人制、初中8人制、高中11人制,广泛开展年级内、学校内的足球比赛;以学校为单位,定期举办片区或全市性的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运动会,以赛促学,以赛促训。在师生中积极倡导校园足球文化,通过玩足球、画足球、讲足球等形式宣传足球知识,普及足球运动;推进校园足球系列化、普及化、特色化,华蓥一中、华蓥二中、杜家坪小学等7所学校成功创建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。
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‘三进校园’活动,是我们践行教育从‘有学上’到‘上好学’,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、乡村教育发展不充分矛盾的具体实践,扎实推进乡村教育振兴,培养‘综合素质强、个性特长优、学业水平高、社会贡献大’的新时代学生,促进建成全方位育人体系。”马庆茂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