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双减”政策落地实施以来,华蓥市双河四中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领悟“双减”政策精神实质,着力抓好五项管理、课后服务等重点工作,多措并举推动“双减”工作落细落实。
家校教育有效融合。要想“减负”真正落实到位,必须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认可,如何让家长转变观念,形成“减负”合力,该校通过印发《“减负”告学生家长书》、班微信群、QQ群等形式,持续推动“双减”政策家喻户晓、应知尽知,引导家长正确理解“双减”政策的主旨,调整心态,回归理性,适应新政策。及时召开家长会,向家长面对面讲解政策,消除顾念,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、成才观念,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,理性对待孩子的教育和成长,形成减负共识。通过密切家校沟通,创新协同方式,从而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频共振。
落细落实作业管理。该校把“校内减负”的落脚点放在手机、睡眠、作业、体质、读物“五项管理”的具体落实上,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教育始终,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已任,重点从规范作业管理方面入手,揪住“减负提质”这个关键,从严控作业总量、落实全批全改等方面,细化“作业管理”要求,将“作业设计和管理”纳入常规管理评价中,定期开展作业创新设计研讨、作业设计大赛、作业批改展评等活动,提升教师作业设计水平。同时,结合校情,根据学生特点细化各年级学生作业管理办法,严格落实“作业校内公示制度”,设置班级“作业公示栏”,各班每日公示各科作业内容、数量及时间,学校作业管理小组对作业提出具体要求,收集保存相关图片、资料,认真做好随时抽检、随时通报等工作,及时发现问题并落实整改。引导教师从如何丰富作业形式、改进作业评价方式、增强作业趣味性以及如何提高作业质量上做足功课,以校本教研的形式开展深入研讨,探究出适宜的方法。如:以年级组或学科组为单位成立作业监测小组,聘请5-7位作业观察员,观察员由教师代表、学生代表、家长代表组成,作业监测小组常态开展作业检查评比,推出最佳作业进行定期表扬。通过设置奖励性作业、实践作业、跨学科作业、学习小组轮流出作业等途径,让作业“活”起来,不准给学生家长布置作业和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,从而通过规范作业管理提升教学质量,真正落实减负提质。
课堂教学提质增效。教学常规做到精细化管理,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,把“提质增效”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标准,围绕“有效教学”,坚持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核心任务,进一步深化“自学互帮导学法”课改理念在教学中的运用,用好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快乐学习,进而打造“双减”背景下的校内精品课堂,提高教学实效,让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,让课堂成为学生乐学的殿堂。同时,通过实施校本教研、开展教学大比武、常态化开展听评课、领导不定时走课等举措,督促教师更新观念、改进教法,提升课堂效益,向“40分钟”要质量,以课堂的高质量,实现学生的轻负担。坚持教学“六认真”常规检查,以常规落实促进质量提升。
有效开展课后服务。采取“5+2”和“1+X”模式安排开展课后延时服务,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,促进学生特长发挥。“1”即落实好课后1小时的基本服务,由辅导教师对学生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进行指导和答疑,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温馨辅导,对问题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,帮助他们重拾自信;“X”即做好课后拓展服务,由指导教师、专业艺体工作者等指导学生开展音乐、书法、绘画、剪纸、舞蹈、计算机、篮球、乒乓球、足球、跳绳、综合实践、阅读等兴趣特长类课程,让学生展示各自特长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动脑、动口、动手能力,提升学生综合素质,引领学生全面发展,促进“双减”工作有效落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