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,本学期,岳池县花板小学乡村少年宫本期再添新项目,将刺绣纳入学校特色文化教育。
10月17日,首节刺绣课正式开课,课堂迎来24名小学员。课上,美术教师袁波向孩子们介绍了刺绣的起源、种类、特点、针法及收藏价值,现场示范齐针、长短针等针法,手把手教学员分线、穿针和引线,指导他们“作绣”。在他的指导下,孩子们不久就完成了当天的“作绣”任务。
刺绣,又命名为“针绣”,俗称“绣花”。以绣针引彩线(丝、绒、线),按设计的花样,在织物(丝绸、布帛)上刺缀运针,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,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。古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、湘绣、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。刺绣的针法有齐针、套针、扎针、长短针、打子针、平金、戳沙等几十种针法。
“一针一线刺花样年华,一针一线绣智慧人生。刺绣学习,可以增强孩子们发现美、欣赏美的意识,提高审视美、创造美的能力,培养耐心和认真的习惯。”该校德育主任认为该校刺绣课的开设非常有意义,不仅能增进学生对刺绣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,感受刺绣传统文化的魅力,还让中华民族传统工艺得到传承。(兰华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