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武胜县教科体局全面深化教育改革,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机制,优化人才队伍结构,提升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水平,有力推动武胜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,为武胜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。
一是健全人才补充扩容机制。深化干部队伍扩容提质工程,今年以来,考核招聘省属公费师范生20名,引进优秀高校应届毕业生21人,其中硕士研究生5人;公招教师66名、招聘公办幼儿园合同制教师72名,全面优化教育人才结构。严格落实《致公党四川省委、四川省体育局、广安市人民政府体育共建战略合作协议》,积极争取省水校4名优秀专业教练驻县长期指导体育训赛工作,全面提升赛艇皮划艇运动员能力和竞赛水平。成功引进省农科院研究员等11名“三区”科技人才,指导帮扶安泰茧丝绸等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二是优化人才培养培训机制。主动“进城入圈”,深化川渝教育合作,9月聘请西南大学教授来县开展新聘教师岗前培训;8月遴选西南大学武胜龙女湖中学首批17名优秀教师赴海南省西南大学东方实验学校、西南大学临高实验学校顶岗锻炼1年,夯实龙女湖中学优质师资基础;常态选派城乡优秀学校校(园)长赴重庆、成都等地参加“青年校长助力”等专业培训,全面提升学校“一把手”管理能力。实施“万名人才培训”计划,238人次领导干部、2000余人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。推进“全国柔力球之乡”“全省象棋之乡”创建工作,举办柔力球、象棋骨干培训班3期,培训骨干教练员400余人次。积极推荐专家进入省市科技系统专家资源库,全县17名专家进入市级专家库,7名专家进入省级专家库。选派38名科技特派员,组建县级科技特派团,开展各类培训1000余人次。
三是创新人才交流服务机制。创新教师“志愿支教、送教下乡”活动模式,实施“青蓝”工程,完善“订单服务、送培上门”机制,大力实施“三区人才”支持计划,选派43名县城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,城乡交流90名教师,开展名师、教学能手、学科带头人“送课下乡”1000节次以上,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养,促进城乡教育协同发展。健全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制度,邀请川渝共建高职院校技能型教师来县开展帮扶培训,打造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团队。组建县级科技乡村振兴在线专家队伍135人,全年开展技术咨询服务2220条。(武胜县教科体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