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坚持把学生身心健康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,将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工作同部署同要求,坚持五育并举,坚持全面育人,致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。
一是大力培育师资。严格落实中小学心理辅导员专业资格标准,建立“市—县—校”三级心理健康培训网络,通过“专、兼、聘、转”相结合、师徒结对、岗位激励,常态化开展心理辅导专题培训,建立以A、B、C三级心理辅导员为“种子”的心理健康专业师资队伍,确保全市各中小学配备落实1名以上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。
二是努力建好阵地。依托市级心理咨询专家人才库,探索设立市、县、片区三级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,指导有条件学校加快建设“标准型”或“简易型”心理辅导室,努力形成“市、县、片区、学校”四级辅导机构,常态化提供线上指导、电话咨询、个别咨询服务。
三是开齐开足课程。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,强化心理健康与日常教学工作的之中,与校园文化建设、班(团、队)会、班主任工作、文体活动、社会实践、课后服务等有机结合。常态化开展“六个一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,举办“心理健康教育节”、心理健康巡回讲座、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大赛等系列活动,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、评价自我、悦纳自我、激励自我、调控自我,切实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,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。
四是坚持做好“三预”。推行青少年学生心理危机预防、预警、干预的“三预”工作机制,依托心理辅导室,定期开展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及心理高危学生排查,及时掌握学生心理问题动态。建立完善《心理健康成长信息记录》及《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》等学生心理健康档案,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划级“预警”,提前提出心理危机干预策略。规范心理危机干预流程,对被“预警”学生,实施学生心理问题跟踪指导管理机制,做到“一人一案”,帮助学生培养保持健康心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