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在杏坛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报告会,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陈俊祥研究员应邀到校作专题报告。学校全体教职工、部分学生代表聆听了报告。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、工会主席沈邦兵主持。
陈俊祥是我国“两弹一星”事业的参与者和见证者,曾参与我国原子弹、氢弹科研工作。已是耄耋之年的陈俊祥研究员,讲台上精神矍铄、思维清晰,他以“原子情怀、历久弥香”为题,讲述了我国核事业发展的伟大历程以及老一辈科学家、知识分子艰苦创业、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的感人事迹。
“三本书起家、一把铝壶闹革命”忆起核武器研制的艰难岁月,陈俊祥历历在目,犹如昨日。当年面对苏联毁约停援和国家经济困难的严峻形势,陈俊祥和同事们扎根草原,誓要攻下“争气弹”,“苏联专家说我们20年搞不出来原子弹,但我们用4年时间就完成了!”陈俊祥感叹道,言语间充满着对祖国国防科技发展的自豪感。原子弹试爆成功后,氢弹研发项目又紧锣密鼓展开,“氢弹是‘急’出来的!”,谈到氢弹成功问世经验,陈俊祥铿锵有力地说道“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,我们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”。在百废待兴的年代,陈俊祥们大力协同、集体攻关,为铸就国之重器三线隐蔽20载。陈俊祥至今还记得“上班围着仪器转,下班围着锅台转”的山沟生活,虽然条件异常艰苦,但他们无怨无悔,两弹人“草原献青春,大山献儿孙,涪江河畔献终生”的事迹令在座师生感动不已。历时近三小时的报告,陈俊祥以抑扬顿挫的激情嗓音,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,声情并茂的情景再现,生动阐释了“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,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大力协同、勇于登攀”的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内涵。在座师生无不为这种震慑心魄的家国情怀深深感染,报告会现场不时爆发热烈掌声。
沈邦兵在总结中指出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。老一辈科学家们创造出“两弹一星”的过程,凝聚着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科技创新精神。今天,传承并不断丰富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内涵,是广大党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和历史担当。沈邦兵要求,全体党员要认真学习陈俊祥研究员的报告精神,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,牢记宗旨使命,厚植爱国主义情怀,通过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将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,努力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;要深入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们坚守初心、对党忠诚的优良品质,磨砺党性心性,提高党性修养,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在工作学习中恪尽职守,潜心钻研,以一往无前的斗志、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。
聆听完讲座,学校师生意犹未尽,思绪万千。学校党政办公室蒋艺溱老师谈到,听完陈老慷慨激昂的报告,我深受感动和鼓舞,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,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,我会将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存之于心,践之于行,把每一次感动、感悟和心灵深处的震撼,化作个人努力进取和敬业奉献的实际行动。17级学前教育3班谯越同学说,老一辈科学家的“两弹一星”精神不但为我们创造了和平安全的生活环境,更激励着我们发奋图强,不断进取,作为青年学子,我们要自觉传承和弘扬“两弹一星”精神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,放飞青春梦想,追求人生价值。